PHM/源起战斗机
解密PHM的前世今生
想要说说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(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,以下简称PHM)的起源,就不得不提到当今世界上保有量最大的5代战斗机 - 绰号“闪电Ⅱ”的F-35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,美国军方正式推出第四代联合攻击战斗机(JSF)项目,诞生了日后名噪一时的F-35。
在JSF项目中,如何在保证军机安全性、任务可靠性的同时打造敏捷化维修、提高维修的经济可承受性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。于是,PHM作为以实现自主保障(AL)为目的的核心技术系统也应运而生,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借助PHM,F-35的故障及健康状态信息能实时传送给自主式后勤信息系统(ALIS)系统,战机在着陆后可即刻投入维修,维修过程大幅缩短,保障费用也显著缩减。根据美军统计数据,F-35的任务可靠性提高25%,后勤规模减少50%,保障费用比过去机种减少50%
六大模块为支撑
铸就PHM技术内涵
PHM在JSF项目中的成功应用,推动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,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标准的逐渐完善。
2002年,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——国际标准组织发布了ISO 13374-1标准,给出了PHM的系统架构(标准中采用描述:CM&D Condition Monitoring & Diagnosis),并总结出PHM的6大技术模块: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状态检测、健康评估、预测以及提出建议。
欲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...
元硕数字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,专注工业设备智能方案,包括PHM设备健康AI预测性维护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、设备预警及自研智能网关报警监测,为设备制造商提供定制化数字运维方案。
请留下您的问题 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